钱文忠解读三字经:香九龄,能温席

发布时间:2021-11-19 点击:

  三字经内容丰富,三字一句,两字一韵,不禁使人读起来琅琅上口。

  演讲人:钱文忠

  讲师简介: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,华东师范大学东方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,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研究员,季羡林研究所副所长。季羡林先生关门弟子,中国仅有的几位专业研究梵文、巴利文的学者之一。1984年考入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。留学德国汉堡大学印度与西藏文化学系,主修印度学,副修伊朗学、藏学。著作有:《瓦釜集》、《末那皈依》,《季门立雪》,译作《唐代密宗》、《道.学.政——论儒家知识分子》。

  内容简介:香九龄 能温席 孝于亲 所当执 融四岁 能让梨 弟于长 宜先知 首孝弟 次见闻 知某数 识某文

  在这段三字经中,讲述了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母,这就是黄香温席的故事。孔融四岁时,就知道礼让兄长,这就是孔融让梨的故事。而像这样的故事,之所以传诵千百年,也正是因为它所提倡的孝道和悌道。那么为什么在三字经这样的启蒙教材中,首先要教给孩子们孝悌?这种 首孝弟次见闻的传统教育方式,在今天的社会还能否适用?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,更应该侧重哪方面能力的培养呢?请继续关注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解读三字经第四集。

钱文忠解读三字经:香九龄,能温席

  全文:

  接下来《三字经》就开始讲述教育的内容和次第,也就是说,应该按照什么样的轻重缓急的顺序来对孩子进行教育。

  【童声】香九龄 能温席 孝于亲 所当执

  香九龄,这里头这个香就是黄香,是一个人名。黄香,字文强,东汉江夏安陆人,哪里呢?就大致相当于今天湖北安陆,是那边的一个人。前四史之一的《后汉书》,那是正史,诸位,有黄香的传记。所以黄香是一个确实存在的历史人物,不仅是一个历史人物,他能够进入正史并且有传,还是一个了不得的人物。皇帝曾经委任他担任过尚书令,东郡太守,所以黄香是个不小的官。皇帝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赞叹,八个字,天下无双江夏黄童。之所以叫童,说明他那时候还是个孩子,很小的岁数,是个少年英才。但是传统中国之所以牢牢记住了黄香,并不是因为他的官职,也不是因为他被皇帝召见过,也不是因为他被皇帝夸过,而是因为“香九龄能温席”。他九岁的时候,黄香,母亲早故,很小母亲就没有了,黄香是跟他的父亲相依为命。家里很穷,根本用不起铺褥,黄香对父亲非常孝顺,怎么孝顺呢?炎炎夏日,他怕父亲睡不着,天太热了,那时候又没有什么空调,所以他就用扇子把父亲睡的席子和枕头给它扇凉快了,伺候父亲好安寝。在寒冬腊月,天寒地冻,黄香就自己先睡下,用自己的体温去温暖席子,温暖枕头,让父亲能够安寝。所以这个故事一叫黄香扇枕,也就是黄香这个孩子把枕头给扇凉快了,另外也叫黄香温席,他把席子把它给弄暖和了。这个故事是进入《二十四孝》的,黄香被称为天下至孝之人。所以传统中国老百姓之所以知道黄香,是因为他是个大孝子。《三字经》讲“孝于亲所当执”,对长辈,对长辈的亲人,你应该孝敬,“所当执”,你就应该这么去做的,而举的例子就是这个黄香。

  而由此可见《三字经》告诉我们传统中国的启蒙教育的第一位是“孝”。

  解说:孝是传统中国文化所强调的最重要的美德,但为什么中国传统文化如此强调孝道?为什么在《三字经》这样的启蒙教材中首先要教给孩子们一个孝字呢?

  你怎么把孝作为你接受教育的第一步?这里头自有它的道理。这个道理很深奥吗?很深奥。很明白吗?也很明白。为什么呢?我给大家拆两个字试试。我们说中国古代有拆字法,当然我拆这个字不是乱拆的,是有依据的。首先咱们一起动动手指头写写那个孝字看,上老下子为孝,也就是强调血缘关系的延续性,每个人只不过是人类生命长河中的一个环节。你今天是小辈,明天就是长辈,你今天不孝敬你的长辈,那么你怎么能指望当你变老的时候你的小辈来孝敬您呢?如果没有这种孝敬之心,人类的血缘之环又怎么能够一环一环地传接下去呢?我拆一个字,孝字。第二个,教育的教字,左孝右文,教者孝之文也,教育就是要从孝开始,培养一个孩子对血缘的尊重,培养一个孩子对长辈的尊重,同时也就培养了一个对传统的尊重。

  文忠寄语:培养孩子对长辈的尊重,也就培养了孩子对传统的尊重。

  所以我们可以发现,中国古代有好多伟大的人都是在孝悌上厉行。有一个故事,黄庭坚刷便桶的故事。黄庭坚,宋朝大诗人,大书法家。黄庭坚在那时候已经是朝廷大员,已经是很大的官了,而且文名很盛,他不仅是个大官,还是个大文人,地位很高,声誉卓著,家里当然是奴仆成群了,有的是佣人。那黄庭坚为什么还要刷便桶呢?原来黄庭坚的妈妈,老太太,老夫人那个时候还在,但是年事已高,所以为了方便,老夫人就在卧房里安放了一个便盆,而黄庭坚不管公务有多忙,母亲的这个便桶一定是他亲自去刷,这样坚持了很长时间,一直到老夫人去世。好多人当时看着以后,觉得有点看不过,黄先生已经是国家栋梁,国家重臣,名望那么高,这些事情完全可以叫奴仆去干,虽说是老夫人的便桶。可黄庭坚的回答是:孝顺父母是人的本分,就像忠于君长,是臣子的本分一样,这和我的别的东西有什么关系呢?就是我孝顺我的母亲,和我的官位,和我的名分有什么关系呢?孝敬父母是因为子女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恩,这里面难道有什么高贵和贫贱之分吗?

  解说:孝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百善孝为先,古往今来,孝敬父母是每个做儿女的应尽的本分。当我们面对长辈时要尽孝道,那么对于我们的同辈,又应该怎么做呢?

  【童声】融四岁 能让梨 弟于长 宜先知

  接下来的《三字经》,又是一个非常有名的故事,“融四岁,能让梨,弟于长,宜先知”,孔融让梨,这个没有谁不知道的。“弟于长”这个弟在《三字经》里面写成弟弟的弟,但念应该念成悌。“弟于长”,对兄长要尊敬友爱,“宜先知”,应该早早你就知道。就当一个孩子去接受教育的最开端的时候,首先孝于亲所当执,你应该孝敬,你应该牢牢记住这一点。接下来讲悌,“弟于长宜先知”,什么叫悌呢?“弟于长”,实际上就是弟弟尊敬兄长。孔融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,他是孔子的第20代孙,东汉末年非常著名的文学家,建安七子之一。四岁就知道让梨的孔融,从小就不凡,很小就显露出了出众的才华,很小就显露出了对社会礼仪,对各种应接交往之道的一种熟练的把握。他13岁的时候,孔融曾经跟着他的父亲,孔融的父亲当时担任着泰山都尉,这么一个官。孔融跟着他父亲到京城去,那时候的京城是哪里?洛阳,东汉京城在洛阳,当时的河南尹,也等于类似于今天首都地域的首席长官叫李膺,名声很大,地位很高,架子也很大,脾气也很大,大到什么地步?轻易不见人的,你说你是谁,是个人物,他不见,他只见天下有鼎鼎大名的人。那么当然孔融的父亲虽说是孔子的第十九代,虽说也是个泰山都尉这么个官,可是不在李膺的眼里。李膺连孔融的父亲都不打算见,怎么会打算见一个十二三岁的孔融呢?但是孔融很绝,他就是要见你李膺,他也谁都不想见,他就是要去看看这个架子巨大的李膺到底是个什么人物。他怎么去求见的?他怎么能见得李膺的?孔融就是非常通晓当时的礼仪,孔融跑到门口,人家一看十二三岁的小破孩,我要见李膺,我要见李大人,门卫说,李大人怎么会见你呢?哎,且慢,你去通报李大人,我是他世交之子,这就是礼仪范畴的问题,就是我们家和李大人家是世交,古人讲的世交,就得三代有交情了,就是说你爷爷跟我爷爷是朋友,我父亲跟您父亲是朋友,我和您是朋友,这才能称世交的。这看门的一看,哎哟,这么小的一个小破孩,居然是我们李大人的世交之子,那他肯定三代的交情,我别惹他,我去通报。一通报呢,这李膺也吃不准,因为那个时候谁敢说是我的世交之子,你肯定不敢假冒,就说行行,先让他进来我看看。孔融就拜见李膺,按照礼仪,规规矩矩地行礼。李膺一看,那么小一孩子,我不认识啊,就问,哎,小先生啊,你祖父跟我是朋友吗?因为一看年龄相差太大了,都不能问你爸是不是我朋友,我还得问你爷爷是不是我朋友。那当然不是嘛,孔融怎么说,怎么回答才能既不撒谎又符合礼仪呢?孔融就很厉害,才十二三岁,孔融说哎呀李大人啊,我的先祖孔子和你的先祖老子互为师友,老子和孔子因为互为师友的,难道我们还不是世交吗?一想是啊,三代世交,这都二十代了,怎么都得世交啊!李膺一看,这个孩子厉害啊。旁边的宾客一看,又合乎礼仪,又也不知道怎么回事,反正他也见到李膺了,而且李膺被弄得没有办法。好,这个时候旁边的宾客都在赞叹,孔融厉害,不可貌相。来了一个煞风景的人,这个人也是一个大夫,叫陈炜,这个人来了,那这个人能够进到这个圈子里肯定也是当时的名流,不然他进不到李膺的圈子里。看着孔融生气,小破孩子编这个一个故事,还不能说你编的,因为他是孔子的后代,李膺又不能说自己不是老子的后代。你也姓李啊,谁能说老子跟我没关系,当时汉朝老子的地位还是很高的。说哎,大夫,就拿一句话去冷嘲热讽孔融,留下一句成语,什么成语?字面上写少时了了,大未必佳。小的时候“了了”,其实这个字读的白字,但是我们现在都这么读,大家都读“了了”,错,这个字应该读伶俐,“了了”两个字,标准正确的读法应该是聪明伶俐的伶俐。少时伶俐,大未必佳。那这个人看不过,这小孩子,看你像小时候聪明伶俐,大了未必怎么样,一大起来未必怎么样。大家知道孔融怎么回答的吗?孔融不能跟人骂娘啊,那人家也是个长辈啊,又是李膺的座上客,你怎么能跟他吵呢?不能吵,你回答还得守礼,怎么回答?哎,是是是,这位陈大人,看来您小时候一定是很伶俐啊,就把陈大人给挤兑了。那意思是,你小时候肯定很伶俐,你现在不怎么样,你现在已经岁数很大了吧。孔融就是这样一个人物啊!

  解说: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多人都听说过,但对孔融其人却不甚了解。为什么流传最广的是孔融让梨的故事,而不是这些更能显示孔融智慧的故事?那么孔融还有什么传奇的故事呢?

  孔融不仅是聪明伶俐,孔融还是非常有担当的一个人物。孔融留下来的故事都是他小时候的故事,他在小时候,在家住的时候,他哥哥,孔融家里有七兄弟,孔融是老六。他哥哥有一个朋友,遭到宦官的追捕,大家知道在汉朝宦官气焰熏天,凶残无比。他哥哥这个朋友实在没办法,就逃到孔融家里要躲一躲。那一天,孔融的哥哥不在,正好外出了,这个朋友就把这个情况跟孔融讲,孔融是个小孩子,照道理来讲,吓都吓个半死,你被宦官追杀、通缉,你又是到我家里来找我哥哥的,我哥哥又不在,那就说请您别处想办法,我哥哥不在,而孔融不是,孔融说不要紧,我哥哥不在,我是他弟弟,我可以当半个家,请住下。就把这个被宦官通缉的这么一个要犯,因为是自己哥哥的朋友,就把他掩护在家里。东窗事发以后,当地的官府当然要找你算帐,你是窝主嘛,那时候孔氏一门争相坐牢,争相救死,都说是我收留的,就孔融的母亲也说是我收留的,孔融也说是我收留的,孔融的其他几个哥哥都说自己收留的,无疑退缩,在当地传为美谈。

  但是诸位,我们记住孔融的,也不是这件事情。我刚才前面讲的两个故事恐怕听说过的人不太多,我们记住他的还是孔融让梨,孔融让梨的故事,见于《孔融家传》,也叫《孔融别传》。孔融有七兄弟,他是老六,每次吃梨的时候,孔融都挑一个小的吃。这个跟我们今天的观念是不一样的。我们今天家里孩子越小,吃的东西越大。对吧,苹果,孩子牙还没有呢,你吃个大的,爷爷奶奶吃个小的,爸爸妈妈吃个中等的,现在的孝顺是倒过来的。孔融没有,老挑小的吃。人家都觉得很奇怪,孔融的回答是:我是小弟弟,我当然应该吃小的了。这里边就是一种谦让和友爱之心。这么一件简单的事情,由于长久以来都被作为悌的代表,孝的代表是黄香,悌,兄弟友爱,代表就是孔融,所以传诵千百年。而在近现代,孔融让梨的故事基本上经常被收到小学课本里。所以呢,大家记住的好像孔融一辈子就做了一件事情,就让了个梨,别的事情没做,其实不是,孔融做了好多事,但是孔融让梨就作为中国传统美德和道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,悌的这个代表而流传下来。

  解说:孔融让梨是家喻户晓的故事,它之所以能够传诵千百年,就是因为它所提倡的悌道,而悌道之所以成为美德,关键就在于谦让二字。那么这种传统的悌道有什么现实意义呢?

  我们非常著名的文学家、翻译家梁实秋先生曾经专门写过一段文字来讲孔融让梨,我觉得讲得非常好,我愿意在这里把这段文字给大家读一下,梁先生讲:有人猜想,孔融那几天也许肚皮不好,怕吃生冷,乐得谦让一番。我不敢这样妄加揣测,不过我们要承认,利之所在,可以使人忘形,谦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孔融让梨的故事,发扬光大起来,确有教育价值。

  它很重要的,对于一个四五岁的孩子来讲。所以梁实秋先生讲,孔融让梨的故事,所展现出来谦让的品德,是非常有教育意义的。我想这也就是《三字经》把它放在教育次第第二位的原因,也正是这个故事得以流传千年二而不绝的原因。

  解说:悌道和孝道一样,是儒家文化所提倡的传统美德,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影响深远,也是古人评价一个人德行的重要标准。但是在常常发生兄弟相残的帝王之家,悌道还好起作用吗?

  悌道,兄弟友爱,从曹操的几个儿子身上可以看出来。曹丕继位了,因为我们前面也讲到过曹丕,曹丕的心眼极小,这个人胸怀很大,很有志向,一定要当皇帝,心眼很小。胸怀和心眼有时候不是一回事,也有可能这个心眼很大,胸怀很小,这个不一定的。那么胸怀很大,心眼很小,曹丕就属于心眼很小的那一类。他就看不得自己的弟弟曹植,才华横溢,名满天下,那曹丕看不得,觉得生气,就老想找个机会去折腾一下这个弟弟,想趁机把他给杀了。所以就找到了一次机会就来整治他的弟弟,这很有名。不是说你很聪明吗,有极智吗,你这样,走七步路做首诗,做得出来,我就饶你,做不出来我杀你。那么曹植就做了非常有名一首诗,大家都记得 “煮豆燃豆萁,豆在釜中泣,本是同根生,相煎何太急。”曹丕听了以后,若有所悟,就把曹植给放了,没有加害于曹植,在这当中什么起的作用?是曹植的才华吗?难道是曹丕突然发现我弟弟那么有才华,我赶快放了他。不是,因为曹丕原来嫉妒的就是曹植的才华,他之所以要杀曹植,就是因为弟弟才华超过他。我想在那一刻打动曹丕的还是一种悌道,就曹丕在内心深处还是有一种悌的感觉,觉得自己同根生,自己是兄弟,的确不应该相逼太急了。我想曹丕和曹植的故事可以很好地说明悌这一方面。

  【童声】首孝弟 次见闻 知某数 识某文

  《三字经》接下来讲的是“首孝弟,次见闻,知某数,识某文”,对前面做一个总结。首先最重要的孝悌,前面不是讲的孝和悌吗?其次要有见闻。这两个又讲了次第,那么要见闻一些什么东西呢?“知某数 识某文”,就是你要掌握一些最基本的东西了,用孝和悌完成了人的立身的基本。

  解说:孝敬父母,友爱兄弟是做人的根本。博古通今,见多识广是一个人安生立命的保证。那么这种认为“首孝弟 次见闻”传统教育方式,在今天的社会还能否适用?作为父母,我们又该侧重培养子女哪方面的能力来更好地适应社会呢?

  按照《三字经》的讲法,一个孝顺的人,对长辈孝敬的人,一个对兄弟友爱的人,一个懂得孝道的人,一个懂得悌道的人,不大可能是个坏人。这《三字经》要传达给我们的消息,基本上是个好人,在道德上应该问题是不大的,几乎没有问题。如果你真正孝顺,真正友爱。接下来,好,你是好人,我可以放心地教你知识。如果你是坏人,我教你知识,这不是为虎作伥吗?所以中国传统教育首先强调人的品德、道德、品质要过关,在这个基础上,人的知识越多越好,人的本身越大越好,因为你会去做好事。

  在这里边,我还想再次强调“首孝弟”的这个问题。《三字经》既然给它那么高地位的强调,我个人觉得我们还是应该努力领会它更深一步的精义。我前面跟大家讲,教者孝之文也,也就是说,在中国传统当中,孝的这个概念,在教育当中既是一个始发点和出发点,又是它的一个永恒的基础。传统中国教育认为,知识的传授固然非常重要,教育当然要教给你知识了,但是时代是进步的,时代是会变迁的,那么知识总归是有过时的这一天。就好比我们小时候学的一些东西,我们小时候根本没有电脑可以学,我们小时候读书没电脑。我们小时候很小还学珠算呢,到了初中,高中有计算器了,我们见到电脑是很晚的事情。但是现在的孩子,上来就学电脑,小学就开始学电脑了。就是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具体的知识内容,但是传统中国更重视的是永恒的内容,哪些是永恒的?孝和悌就是永恒的,孝和悌是不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有所变迁的,是不应该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有所变迁的,它应该是作为人都应该掌握和理解的东西。

  文忠寄语:孝和悌是永恒的,不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迁,它应该是人人都具备的东西。

  康熙年间,李毓秀,有一个学者,写了一部书很有名,叫《弟子规》,里边就有“有余力,则学文”,也就是中国传统教育是首先要孝要悌,你应该首先把精力心思都放在孝道和悌道上,你如果有余力再去学文。你如果前面两个都没做到都没做好,后面您就歇歇吧。先别急,学了也没啥好处,这是《三字经》所告诉我们的真意。

  【童声】首孝弟 次见闻 知某数 识某文

  那么接下来的“知某数识某文”是什么意思呢?这个都是一些非常具体的安排了,也就是后面知识传授的主要的步骤和内容。古人也是非常重视广闻博知,扩大自己的知识面。古人还有一句话,对应于“次见闻”,怎么样来增长自己的见闻的,而这句话在今天,特别是在今天中国被好多人忽略了,哪句话?读万卷书行万里路”。古代中国的男子,在年轻时代必定有一次壮游,一辈子至少一次,要壮游天下。李时珍就是壮游天下,他不只一次;司马迁也是壮游天下。他们在出游的过程当中,访师求友,熟悉社会,了解民生,或者为自己积累资料。我在上面讲了那么多的故事,做了那么多的介绍,无非是为了说明,从《三字经》里可以看出,古人对于教育和学习的基本原则,先后次序,态度,意志都是有充分的考量的。那么做好这些最基本的考量和准备以后,按照《三字经》的说法,传统中国的读书儿郎又应该学习哪些知识呢?这个请大家听下一讲。

钱文忠解读三字经:香九龄,能温席

https://m.tjxdjx.cn/sanzijing/205435/

精彩图片

热门精选